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学科新知 >历史新知>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个人资料及历史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个人资料及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21 13:33:03

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 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是发展了山水诗。 谢脁的山水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又因谢脁与谢灵运同宗,故又称大小谢。大谢(灵运)的山水诗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 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清新俊逸,精警工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梁武帝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沈约称:“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文学

永明诗体,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是发展了山水诗。谢脁的山水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又因谢脁与谢灵运同宗,故又称大小谢。大谢(灵运)的山水诗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清新俊逸,精警工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今存诗200余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脁集》12卷,《谢脁逸集》1卷,均佚。后人辑有《谢宣城集》。今人曹融南有《谢宣城集校注》。

谢脁的辞赋和散文,不如诗。值得称道的有《思归赋》、《游后园赋》、《高松赋》、《杜若赋》等抒情小赋。由于声律的运用,已体现出骈俪化的趋向。又有《拜中军记室辞随王》、《齐海陵王墓志铭》等散文,文情并茂,富有诗意。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天宝十二年(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