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作文 > 体裁作文 > 叙事 > ••——浅评《三国演》与《西游记》作者 吴立炜

••——浅评《三国演》与《西游记》作者 吴立炜

刘备在《三国演》中,作者把他描写成了“”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爱、宽厚和知人善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是在突出其“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的一面,给人以一种“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他的“”,但又给人留下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这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西晋史学家陈寿对历史上刘备的评价是“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是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就是他为人做事不折不挠,不肯屈居他人之下,最终才成就了他的帝位。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他是遗腹子,自幼在寺庙中长大。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迁移到京城著名的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去求取真经。与刘备一样,唐僧,这个《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也体现了“”的这种品质。例如,在“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中,虽然那一家三口都是白骨精变化而成,但我认为唐僧并不知情,应不算错,因为他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星”,而且他是出家人,向来讲究以慈悲为怀。

《三国演》中,要说到“”,当不让的便是诸葛亮了。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这样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经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是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而近于妖。”由此可见,小说《三国演》中的诸葛亮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他性格活泼聪明,机勇敢,嫉恶如仇。如今,孙悟空在中国俨然已成为了机与勇敢的化身。 孙悟空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收的第一个徒弟。他原来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就下了孙悟空。他感慨不已,经观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最终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我个人认为,小说《三国演》中,对主公最忠心的是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莫敌”一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忠诚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略不足。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不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可谋的武将性格。但在小说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了“”的化身。

当然,提到“”,在小说《西游记》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沙悟净了。沙悟净,也叫沙和尚。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却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做了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尽管在取经的路上,常有挫折,每在这时,猪八戒总是嚷嚷着要“散伙”,但是沙和尚却没有这样想。还是在“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中,作者用了为数不多的笔墨,但是却将沙和尚的忠表现地淋漓尽致。 无论是《三国演》,还是《西游记》,都有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样也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以待人,以待事,以待人!

标签: 三国 演 游记 作者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