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天气> 天气资讯> 我国的开发利用对策 我国现状及特点

我国的开发利用对策 我国现状及特点

1.建设好国有林区,积极培育后备

根据“五五”清查资料,我国的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西南林区和西北林区等4大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为5848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50.7%,森林蓄积量570305万立方米米,占全国森林总蓄积量的63.2%,但国有林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减少,林分质量下降。“五五”清查森林面积比“四五期间减少5%,森林蓄积量下降6%,在全国131个采伐企业中,45%的企业过量采伐,20%的企业的已竭枯,出现资源危机。然而,这些林区发展好林业生产仍然是颇有潜力的:①林业用地尚未充分利用,目前有林地面积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1.5%,有4231万公顷宜林荒山可用于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此外还有疏林地和灌木林地2540万公顷,有待通过改造,由低产林变成高产林。

另有1100万公顷中幼林需加强抚育,促进林木生长,以增加森林蓄积量。②以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森林中的经济动物、植物、真菌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黑龙江林区有高等植物2400种,已知其用途的食用、药用、密源、纤维、化工等经济植物700余种,已知其其经济用途的110多种。据初步估计,目前只利用了资源蕴藏量的10%,潜力很大。③木材的综合利用。当前利用率甚低,据统计,一般原木出材率为75%,锯材出材率为70.4%,板材出材率(从原木加工成板材)70%。从板材到木制品的利用率只有50%,即从到木制品的利用率只有26.25%。

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都可用于人造板和造纸,按2—2.5立方米木材生产,1立方米人造板计算,国有林区年计划生产木材的剩余物约有1000万立方米,可生产400~500万立方米人造板,相当于我国目前平均水平的9—10万公顷的森林蓄积量。因此,提高的利用率,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虽然目前单位蓄积量低,每公顷生长量为2.43立方米(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目前大量栽培的杉木、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湿地松、柳杉、水杉、泡桐、苦楝、棕子和樟、楠、桉、杨类树种,只要立地选择得当,不少地区可以达到每亩1立方米的材积生长量。营造速生丰产林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战略决策和重大措施,是解决后备,较快地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通过树种选择,集约经营、科学管理,能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较多的木材,从而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也是商品生产必须采取的途径。

广大农村的能源主要来自于薪炭林,农村这种以薪柴为主的耗能状态在较长时间内仍不会有大的改变。据统计,全国每年薪柴消耗8700万立方米,比年计划木材产量还高。当人们对薪柴的需要满足不了时,必然要向其它林种索取而毁坏森林。因此,发展薪炭林木仅是满足农村能源的需要,而且也是保护,并且还可提供其它林产品,生产绿肥,饲料,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平衡。

我国现状及特点

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增长:我国森林面积从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了1.2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在数量上持续增加,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森林质量的提升: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了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到4.23立方米。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增加:天然林面积从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同时,人工林面积从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这表明我国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人工林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我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此外,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在的保护和发展方面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Baidu
map